如何判定商標近似?自己的知識成果,過段時間發(fā)現(xiàn)被人炮制了,那到底這個標準是怎樣制定的呢?商標近似的判定與商標相同的判定類似,標準要素一所屬服務為臨近或統(tǒng)一領域,存在業(yè)務或商務沖突,也就是說先注冊商標的一方發(fā)現(xiàn)與自己有同行注冊了與自己相似的商標,目的是想借助自己的品牌名氣誤引進入到他的產品中去;再之就是商標的外形、讀音、釋義,圖形,顏色等方面容易誤導用戶,造成難以辨識。這個判定就比較客觀了,大致可以從以下三種形式商標近似來判定: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和組合商標。
根據(jù)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審查標準》的規(guī)定,商標近似是指商標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近似,商標圖形的構圖、著色、外觀近似,或者文字和圖形組合的整體排列組合方式和外觀近似,立體商標的三維標志的形狀和外觀近似,顏色商標的顏色或者顏色組合近似,使用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
二、圖形商標近似判定標準
(一)商標圖形的構圖和整體外觀近似,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的,判定為近似商標。
(二)商標完整地包含他人在先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顯著性較強的圖形商標,易使相關公眾認為屬于系列商標而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的,判定為近似商標。
三、組合商標近似判定標準
商標近似判定的分類(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和組合商標)也只是最現(xiàn)有的95%的歸類,2015年商標近似判定申請案達到了10萬級,最典型的案例還是2011年的oppo商標近似案,兩款手機品牌oppo與ccpo,設計的文字組合和外形十分相近。最后ccpo被判定賠償260萬侵權賠償費用,所以有過類似的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者們一定要長個心眼。
推薦閱讀:
知識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