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外地消費者爆料稱,在北京的核心商業(yè)區(qū)王府井金街上,竟有8家稻香村專賣店(柜臺),讓人搞不清到底哪家是正宗的老北京稻香村糕點。探訪金街發(fā)現(xiàn),這些店中,蘇州稻香村和另一家名為“京稻”的特產集合店及百貨大樓地下一層的北京稻香村專柜正在進行“火拼”,而且各有各的陳述理由。
關于知名商標“稻香村”的爭奪由來已久,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曾為此打得不可開交。王府井8家稻香村分屬三廠家,正是商標之爭的一個縮影。稻香村商標究竟應屬于誰,相關商業(yè)權益如何劃分,作為普通消費者,無法作出判斷,只求明明白白消費,不要被誤導欺騙,能夠買到自己真正心儀的那一款稻香村糕點。
從維護自身商品獨特性角度而言,既然幾個稻香村廠商都認為商標歸屬于自己,那么理應在商品售賣過程中提示消費者,申明自己與其他稻香村并非一家。然而,現(xiàn)實中幾個稻香村廠商只顧商場較勁“火拼”,在對消費者的幫助提醒方面,都有所欠缺。他們不僅門店風格等類似,生產的商品也大同小異,消費者僅從外表看難以分辨。這讓消費者購物時如同霧里看花,找不到真正想要購買的品牌商品。
舉例說來,消費者本來準備購買北京稻香村的商品,卻誤入蘇州稻香村門店并消費——在當前稻香村之爭形勢不明朗、雙方門店勢力犬牙交錯之時,這種情況極有可能發(fā)生。這時候,消費者的消費并不符合其真實意愿,有可能已被誤導或欺騙消費。原本可以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好的商標爭端,一味在市場較量中戀戰(zhàn),代價是消費困擾,犧牲的是一個清爽的消費環(huán)境。
明明白白消費,應當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之一。但在幾家稻香村的商標之爭中,各方打得熱火朝天,消費者也被攪得暈頭轉向,消費權利無法得到保障。這其中,或許有廠商故意而為,意圖通過混淆品牌概念打開銷路,吸引更多消費者;也或許是廠商過度沉醉于商標戰(zhàn),忽視了對消費者的提醒引導??傊?,稻香村商標之爭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難度和風險,是不爭的事實。
究竟“稻香村商標權益應屬誰”,可能需要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guī)來作出裁決。普通消費者支持廠商依法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在你來我往的爭奪戰(zhàn)中,別忘了照顧到普通消費者的基本權利,應通過有效策略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否則,稻香村商標之爭的有關各方一味地好勇斗狠,無視消費者的權益,最終必定會付出沉重代價,乃至使稻香村這一百年老字號品牌蒙塵。
快法務作為一站式創(chuàng)業(yè)法律服務平臺,專業(yè)商標顧問駐守平臺,一對一快速響應,明碼標價、流程透明、快申報、易辦理、專業(yè)強、高通過。> > > 快速商標注冊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lián)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yōu)秀作品,也歡迎聯(lián)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聯(lián)系方式:(QQ號)63062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