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網紅“火傳媒”又攤上事兒了。繼“《葉問3》假票房”后,“火傳媒”又因“惡意搶注商標”成功搶下娛樂頭條。許多辛苦經營公眾號的微信大號們,瞬間躺槍無數(shù)。試想,用無數(shù)個日夜辛苦運營的大號,到頭來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竟成了“山寨一族”,期中悲憤可想而知。
關于商標注冊
對于那些想申請注冊商標的公眾號經營者們,目前有兩種途徑可以申請注冊商標,一種是申請人自己去國家商標總局申請,另一種是找代理公司申請注冊,“注冊商標是一種排他使用的專用保護,一旦注冊成功,在申請類別的使用中,其他任何未經授權的個人、組織等均不可使用?!?/span>
其實“公眾號”并不是申請商標注冊的對象,而是注冊商標的一種使用方式,“商標法有明確規(guī)定,哪些可以注冊哪些不可以注冊。注冊商標總共分為45類,申請人只能在其申請的類別中使用該商標,不能跨類別使用,如果跨類別使用,其他類別已被他人注冊,屬侵權行為?!?/span>
自媒體人申請商標注冊也要選擇合適的類別
隨著越來越多的微信公眾號與商業(yè)價值掛鉤,公眾號名稱本身也成為運營者一筆重要財富,也因此,公眾號名稱維權如今愈發(fā)受到關注,牽扯到名稱的糾紛常年不斷。微信官方在名稱認證、處理投訴等方面的實際操作,也有不斷細化的需求。
案例一:昨晚,公眾號“小果哥哥”的運營者小果哥哥說道,公眾號名稱侵權花樣百出,投訴侵權難度不斷加深。比如出現(xiàn)了一家直接以“小果哥哥”命名的公司,讓他頭疼不已。雖然明知商標注冊也是良策,但商標注冊過程耗時之長,又成為不少運營者的軟肋?!耙粋€號剛發(fā)展,就被人截取流量,你去注冊商標下來需要一年多,誰的紅利期能保持那么久,商標下來,號都過那陣風了?!毙」绺鐭o奈地說。
案例二:據(jù)“微果醬”公眾號運營者解釋,其公眾號申請的商標是第35類廣告銷售類別等,如果另外一家“微果醬”申請的是第29類果醬產品等類別,那后者則無法向微信投訴前者商標侵權。據(jù)悉,搶注“電影通緝令”的“廣州奧思公共關系顧問有限公司”的商標類型就屬于“家具”,其對運營電影的“電影通緝令”的投訴就超出了商標保護類別。
而“電影通緝令”的負責人也表示,其在平臺的幫助下已經暫時恢復了公眾號運營。但這件事讓他也意識到商標保護的重要性,因此自己未來會與律師共同收集證據(jù),堅決起訴該公司,堅決維權。
也有知情人表示,如果對方注冊的商標類別與自己的一致,且早于自己完成注冊,即便存在惡意搶注行為,那也可以“師出有名”發(fā)起投訴,“根據(jù)法律而言,你和商標相關的權益都要被剝奪,包括公眾號,哪怕你已經運營了很久”。而這,或許也正是被搶注的公眾號最為擔心的問題。
1.微信公眾平臺實行“唯一命名”新規(guī)與商標類別的糾葛
今年4月中,微信公眾平臺開始執(zhí)行公眾號“唯一命名”新規(guī):新注冊賬號、申請認證的賬號,以及被投訴成功且名稱被清空的賬號,均要求遵循命名唯一,未來會逐步實現(xiàn)全平臺公眾號名稱唯一。
為了與同名號爭奪賬號昵稱,已經拿到商標的公眾號,也已經開始投訴公眾號名稱侵權問題了。而在投訴里面,商標類別又是一個決定投訴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商標保護是分為不同大類的,一個大類商標只能保護對應的商品和服務,而且無法跨類別進行保護,跟公司的經營范圍一樣。
2.遭到惡意注冊并被其起訴的公眾號可能會被冤枉清空
很多不能認證的個人知名自媒體大號,如papi醬等,一旦山寨號搶先注冊了其商標,并對papi醬本尊的公眾號發(fā)起昵稱侵權投訴,那就極大可能該公眾號會被清空,微信即便知道papi醬冤枉的,但其規(guī)則也不能凌駕于商標法吧?
3.辛苦經營的大號商標早已被注冊,經營者只能蒙冤出場
這也是很多被搶注商標的自媒體擔心的問題。如果對方注冊的商標類別與自己的一致,但是早于自己完成注冊,那就真的完全是“師出有名”發(fā)起投訴,即便存在惡意搶注,即便這個商標你真的使用很久,但是商標確實不屬于你的,那你面臨的可能就是所有和商標相關的東西都要被剝奪了,包括公眾號。在這種情況下,微信即便知道你的真實情況,恐怕也是無能為力吧。
盡快進行商標注冊才是大號進行自我保護的良策
所以,在商標問題上,顯然所有自媒體都應該上心。畢竟蘋果“IPHONE”的商標糾紛擺在前面,重慶小面“蔣一碗”因為注冊商標晚10天就耗時了10年追回商標,此類例子比比皆是。
此外,微信在“唯一命名”和“商標”問題上,也許會做出相應措施,比如在侵權投訴時,是否可以增加商標類別選項等等,以商標類別作為參考,是否微信主有涉嫌違反商標法。但這始終治標不治本,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媒體人的自我品牌保護意識,因為唯一命名僅是微信的平臺規(guī)則,而商標法屬于法律法規(guī),大于微信的平臺規(guī)則,哪怕微信知道對方惡意搶注商標成功,但商標法面前,可能會也清空公眾號名稱。
看完這篇文章,還沒注冊商標的趕緊著手準備吧;已經遞交了申請了,留意一下有沒有相關注冊的,及時跟進處理;而對于自己沒有注冊,又已經被惡意搶注商標的自媒體,現(xiàn)階段應該尋找法律人士咨詢、并盡早做好證據(jù)材料收集吧。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聲明:“這有干貨”文章均來自作者投稿或者授權文章,部分文章為轉載均盡量注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此文請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請附上出處(轉載自快法務)及本頁鏈接。未按照規(guī)范轉載者,快法務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