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在线小电影|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三区|亚洲中文无码鲁网手机版|欧美人成一本免费观看视频|亚洲精品中文AV字幕乱码|老司国产精品免费视频隔壁|免费人成a大片在线观看动漫|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400-6683-666

案例 想成為下一個papi醬融資千萬?先看看這個再說!

3333


前段時間,papi醬獲得羅輯思維等1200萬融資的新聞火爆了朋友圈,似乎讓無數看客們望見了網紅的無限風光,期盼著自己成為下一個papi醬,但是看了下面的新公約,你還能如此信心滿滿嗎?

面對越來越火的移動直播,以及隨之而來的間歇性不雅直播事件,有關部門終于出動了。來自法制晚報的消息,今天上午(13號),北京市網絡表演(直播)行業(yè)自律公約新聞發(fā)布會在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舉行,百度、新浪、搜狐、愛奇藝、樂視、優(yōu)酷、酷我、映客、花椒等20余家從事網絡表演(直播)的主要企業(yè)負責人共同發(fā)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yè)自律公約》。

公約大致確定了以下幾點:進行實名認證;在所有直播房間內添加水??;所有直播內容存儲時間不少于15天;對于播出涉政、涉槍、涉毒、涉暴、涉黃內容的主播,情節(jié)嚴重的將列入黑名單;審核人員對平臺上的直播內容進行24小時實時監(jiān)管。


公約說了什么?

這個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的、針對移動直播的條約落地,一點都不奇怪,視頻行業(yè)歷來是監(jiān)管的重點,而移動直播目前依然是監(jiān)管空白,所以在移動直播這么火熱的時候適時出臺一個條約,既是給資本市場降降虛火,也是規(guī)范行業(yè)

仔細看一下條約的內容,基本上還是沿襲傳統的監(jiān)管思路,比如針對主播的認證,公約要求:“應至少包括:本人姓名;本人身份證號碼;本人手機號碼;銀行卡賬戶信息(必須與申請者本人姓名完全一致);主播本人手持身份證照片(身份證照片與號碼清晰可辨認)?!贝送?,還得有面對面人工認證。人工認證時申請者需在與審核人員視頻聊天的過程中回答若干問題,認證過程不得少于1分鐘。在審核人員認定申請者與所提交的資料為同一人且滿足平臺認證要求,則予以通過認證。否則不予通過認證。認證過程視頻錄像永久保存?zhèn)洳椤?/span>

不僅備案還得視頻認證,這個流程,基本上去證券交易所開戶沒什么區(qū)別了。

除了個人之外,平臺也得認證,“所有直播房間內添加水印,水印應當包括網站Logo(或名稱)和時間。水印位置應標注在視頻畫面左上角或右上角;尺寸:寬*高不小于50px*25px;水印與視頻畫面有明顯區(qū)分,清晰可見”這個水印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做到萬一出事,不但能夠追溯到個人,也能追溯到平臺,加了水印之后,平臺想要抵賴,基本上是無可能了。

不僅僅備案認證,除此之外,公約還要求平臺對直播的內容進行存儲,“如果平臺對同一視頻內容提供多種清晰度供用戶選擇觀看,則應該保存最高清晰度或最高碼率的版本,存儲時間不少于15天?!?/span>

這個步驟完成,平臺+個人+證據,三把鎖一加,基本上做到萬無一失了。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規(guī)定,比如要對主播加強培訓和引導,不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冊通道等等。

根據要求,這些認證必須于2016年6月1日前完成。


對直播平臺有哪些影響?

之所以會推出這樣嚴格的認證措施,一方面是因為基于UGC的移動直播天然的沒辦法對內容進行審核,因此監(jiān)管難度非常大,之前鬧出的一些風波,已經給平臺敲響了警鐘,筆者之前在《斗魚直播造人的不雅視頻能杜絕嗎?很難》中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

目前來說審核還是以人工為主,因為目前的技術還做不到對于主播出位的舉動進行自動識別,一般來說,類似斗魚、熊貓、虎牙這些直播平臺都會設立一個審核小組,主要的內容就是針對現在的直播房間進行監(jiān)察,看有沒有一些疑似出位的舉動,比如脫衣服,露點等等,但事實上,一個直播平臺峰值的時候幾千個房間同時在線直播,幾個人的團隊如何能監(jiān)管的過來?并且由于直播的性質(并非錄播),很難進行追溯和復查,比如某美女主播在直播過程中突然把衣服脫了,然后跳個舞,過了幾分鐘再把衣服穿上去,如果在那幾分鐘內沒有被審核團隊監(jiān)測到,或者被好事的網友截屏po到網上(就像這次造人直播一樣),過去也就過去了,到時候死不承認,平臺連證據都拿不出來。


對直播主播來說,有哪些影響?

1、首先主播肯定會受到影響,這個是毫無疑問的,繁瑣的實名認證會導致大批輕度主播流失,最終主播會朝向職業(yè)化發(fā)展。不過也不算壞事,一些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用戶的平臺會碾壓小的平臺,小的移動直播app會更加難以為繼

2、監(jiān)管收緊,無論是18歲以下不準直播還是備案制,都會導致原本火熱的移動直播市場降溫,同時條約會加大監(jiān)管的成本和存儲內容的成本。

3、我的判斷是,一些主打UGC的移動直播app會受到較大的沖擊,無論是秀場還是新聞,而一些以職業(yè)主播為主的受到的沖擊會小,最終的結果是UGC慢慢是向PGC轉化。

最終還是無可避免的倒退到PC時代的秀場模式,對于躊躇滿志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不知道該是喜,還是悲。

(來源:虎嗅網)